即日起,化妝品檢測禁止打“國家”名義!
文章分類:行業資訊 ???發布時間:2021-07-21  瀏覽
文章分類:行業資訊 ???發布時間:2021-07-21  瀏覽
新規下,隨著化妝品行業進入功效評價時代,檢測機構的快速發展也伴隨著亂象。
網上銷售的檢測報告層出不窮,聲稱“無需送樣檢測”、“一天就能出具報告”、“檢測包通過”,不僅嚴重擾亂檢測市場,還危及消費者的安全和健康。
7月1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關于國家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及其所在法人單位資質認定等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檢測資質認定通知》)和《關于開展打擊網售假冒檢驗檢測報告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打擊假冒檢測報告通知》)兩個重磅文件,以杜絕網上買賣假檢驗報告的違法行為,并對檢測機構的資質認證和報告內容作出了具體要求。
這意味著在網絡交易平臺上買賣假檢驗報告等違法行為將無處遁形。
嚴打網售假冒檢驗檢測報告行為
對于網上銷售假冒檢驗報告的違法行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進行了重拳打擊。
《打擊假冒檢測報告通知》指出,7月中旬至9月中旬,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開展打擊網上銷售虛假檢驗報告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
平臺/運營商/檢測機構/個人負責。對涉嫌欺詐使用檢驗檢測機構資質、參與偽造、變造檢驗檢測報告交易的各個環節,一律嚴查嚴打。其中,對出具虛假或不真實檢驗檢測報告的相關檢驗檢測機構將從重處罰,并依法吊銷其檢驗檢測資質。
這意味著,平臺企業、經營者、檢驗檢測機構和個人只要參與價格環節,就會受到嚴懲。
必須提供CMA和CNAS證書。網上交易平臺是這一行動的關鍵。平臺應督促經營者在提供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證書(CMA)和實驗室認可證書(CNAS)或獲得明確授權后,方可在平臺上提供檢驗檢測相關服務,并公示CMA、CNAS等相關信息。
也就是說,資質缺失、證書檢測等亂象將失去生存土壤,買賣假檢測報告等違法行為將得到遏制。
廣告不應該用噱頭吸引眼球。網上交易平臺出現的“無送樣檢測”、“檢驗檢測包通過”、“一日報告”、“速報”等信息,將按照《反不正當競爭法》 《廣告法》等法律法規進行清理整改。
毫無疑問,打著方便、快捷、低價的幌子賣劣質的假檢測報告是行不通的。
檢測機構禁止
以國家質檢中心名義出具報告
隨著《化妝品備案管理辦法》和《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的落地,化妝品檢驗已經成為美容品牌產品上市前的必經之路。對于美容公司來說,檢測機構變得越來越重要。
如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也對國家檢驗檢測中心的資質做出了明確要求。
首先,你必須有最新的資格證書。新證書名稱應為“國家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而非原“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舊證書應于2021年8月31日前交回。
二是國家質檢中心所在法人單位對外出具檢驗報告。自2022年1月1日起,相關檢驗檢測機構不得以國家質檢中心名義出具檢驗檢測報告,但國家質檢中心所在法人單位應當出具檢驗檢測報告,使用法人單位資質認證標志,并加蓋法人單位檢驗檢測公章或專用章。
早在4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就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家質檢中心管理的意見》號文,明確表示“不得以國家質檢中心名義開展商業委托檢驗活動”?,F在《檢測資質認定通知》再次要求“相關檢驗檢測機構不得單獨以國家質檢中心名義出具檢驗檢測報告”,這說明國家質檢中心的監管越來越嚴格。
買賣假冒檢測報告行為將無處遁形
不上傳相關依據,無法記錄;做測試報告在某電商平臺上搜索“化妝品檢驗”等關鍵詞,記者發現,平臺上充斥著大量售賣化妝品檢驗報告的店鋪,包括成分、重金屬、激素等檢測項目,部分店鋪月銷售額可達數百單。
一位第三方檢測機構負責人表示,大部分大型檢測機構不會冒險踩紅線,部分小型檢測機構資質不足甚至造假報告,“利益驅動下會誕生一條黑色產業鏈”。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檢驗檢測機構近4.9萬家,從業人員141萬人。其中,從業人員不足100人的小微檢驗檢測機構占96.49%,從業人員不足10人的機構占18%。
Copyright @廣東大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
粵ICP備14008526號?